当前位置:

“十一五”开局之年的切身感受:今年百姓实惠多

来源:中国·新田网 作者:本站 编辑:王雨松 2010-09-21 18:27:49
—分享—
改革措施有力,发展成绩喜人。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征程中,“十一五”开局之年,人们切身的感受是:今年百姓实惠多。

  这一年,农业税全面取消、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力度加大,农业喜获丰收,农民收入增加;多省市将廉租房纳入目标责任制,一些城市低保工作扎实推进,城镇困难群众的生活困难得到缓解;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向纵深推进,中国工商银行在沪港同时上市,股市行情不断走高……

  老百姓的日子很实在,老百姓的故事很精彩。记者走进百姓人家,倾听他们怎样说怎样想,一起感受着我们伟大祖国年年发展、岁岁进步的好光景。

  贫困户马胜利——政府帮咱盖大棚

  宁夏银川市西夏区兴泾镇是在沙窝窝里兴建起的移民吊庄城镇。12月5日上午,记者来到泾华村中庄组马胜利的家中。听说我们是来了解移民搬迁给他一家带来的变化,好客的主人一再邀请记者与他上炕感受一下。

  “要说我一家现在的生活和泾源县泾河乡石低村时的生活相比,那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泾源老家那时候种着12亩山地,亩产也就是百十来斤,冷子(冰雹)一打啥也收不成,只等吃救济。那时最好的一年每亩收获300来斤麦子,敛吧敛吧有7麻袋,扯平了,也就是一家几口刚刚够吃。”

  在实行移民搬迁之后,政府的扶贫政策改变了马胜利的家境。“政府帮咱盖起大棚,咱跟着学种大棚蔬菜。一开始还只敢拣没风险的种,什么土豆、豆角、辣椒,当年就收成1700元。后来学会了种各个季节的菜,这不,现在大棚在倒地茬,过些时日就要种西瓜,明年4月反季节上市销售,准保能赚上一笔。这在以前可是连想也不敢想!要说这日子可真是好哩!” (周志忠)

  农民莫富荣——我们喜欢种田了

  “今年村里铺好了路,稻谷又多收了好多,有人上门收购。女儿大学毕业工作了,家里不愁吃穿,过得很舒心。”12月5日,记者在广西玉林市玉州区城西镇新定村见到了莫富荣,她倚着门框,笑得很开心。

  村子里道路全部铺上水泥,两旁收割完稻谷的地里种上了冬菜,村里来往的摩托车穿梭不断。一眼望去,村子里的水泥楼房举目皆是。莫富荣家同样也是楼房,宽敞明亮。正值农闲时节,莫富荣把一楼辟出空地,摆上货架,卖一些杂货。“最小的孩子今年大学毕业了,到邮政局上班了,这是今年最高兴的事了。”她说,以前供两个孩子上大学,只靠两亩多的地里干活也不够,靠着贷款读完了书。现在好了,前几年在广东打工挣了一些钱,建起了楼房;政府又把村里的路修好了,今年走路鞋不脏了,人家直接开车上门收购稻谷。“去年,我们这里免了农业税,我们都很喜欢种田了”。

  莫富荣告诉记者,村里几乎每家每户都种了稻谷、冬菜,更有大部分青年经过政府培训到广东打工了,还有些人家自己办起了加工厂,总之一年比一年富足。(李红梅)

  廉租房住户邹立君——有家的感觉真好

  “没有政府的廉租房,我和孩子还得在父母家里睡地板!”51岁的邹立君是大连市香炉礁街道的居民,2000年失业后又患了心脑血管疾病,丧失了劳动能力。没了经济来源,他只能靠享受低保生活,读中学的儿子与他一起搬回到父母家中睡地板。2002年,大连市城镇廉租住房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后,邹立君是首批受益者。

  在邹立君租住的20平方米房间中,摆放着一张双人床和一张书桌,老邹很知足:“不用睡地板了,儿子也有了写作业的地方。有家的感觉真好!”据他介绍,这间房子每月房租300元,政府按每月每人10平方米、每平方米17元标准发放租房补贴,两口人能领到340元的租房补贴,扣除房租还有40元余头,可以填补上水、电、煤气等费用。

  目前,大连市共有4100多户特困家庭享受到廉租住房补贴,政府每年累计发放廉租住房补贴2200多万元。另外,还有近百户双特困家庭住进了政府提供的周转性住房。(王金海)

来源:中国·新田网

作者:本站

编辑:王雨松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新田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