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的主要指标是从现在到2012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2012年,人均生产总值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超过5万元;财政总收入超过500亿元;工业总产值超过5000亿元;人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0.5年,预期人口寿命达到75岁,社会调查失业率低于6%%,社会保障覆盖率提高到80%%以上,全社会科技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到2.5%%;基尼系数不高于0.4,恩格尔系数控制在35%%以下,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达到1.3万元以上,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2平方米,社会安全指数达到100,公民自身民主权利满意度提高到80%%以上;万元gdp能耗不高于0.84吨标准煤、用水量不高于200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54%%,主要污染物全部实现达标排放,环境质量指数达到100。
陈润儿说,长沙率先基本实现全面小康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近5年,长沙市gdp、规模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收入分别保持年均15%%、20%%、30%%以上的增幅。今年,gdp、工业总产值均可突破20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可实现250亿元。
据介绍,长沙在率先基本实现全面小康建设进程中,将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抓住推进自主创新这个核心环节,加快实现由粗放发展到集约发展、由数量增长到质量增长、由投资带动到科技带动的转变,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壮大产业集群。增强城市功能,推动城市发展方式转型,以“一洲两岸”为重点,规划建设一批标志性精品建筑和公共性服务设施。着力实施“畅通工程”,加快黄花机场扩建配套、霞凝港三期、南北货站迁建、武广长沙站、轨道交通等工程建设。着力实施“安居工程”,确保“住有所居”。着力实施生态工程,加强区内水域污染、城市大气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治理,抓好清洁化生产、噪声净化和绿化造林。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完善重大事项听证、公示和政务信息公开等,充分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长沙还提出,将进一步丰富长沙文化精神的时代内涵,提炼形成以创造、创新、创优为特征的创业文化,以宽容、包容、兼容为特征的和谐文化,以明责、尽责、问责为特征的责任文化,以守诺、守义、守信为特征的诚信文化,使其成为长沙率先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的强大精神动力。同时,以发展“共享型”社会保障为重点,力争3年内健全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5大社会保险,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大病医疗救助、教育助学、城市住房廉租等5大社会救助制度,形成优抚、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5大社会福利机制。
来源:中国·新田网
作者:本站
编辑:王雨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