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呼吁公众关注酒精给青少年和孕妇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与国际著名酒类集团保乐力加于5月18日联合召开专题研讨会,公布“酒精对青少年和孕妇的影响”研究项目结果。研讨会邀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国际酒精政策中心等相关政府部门及行业组织对项目成果进行深入探讨,以帮助青少年及孕妇加强远离酒精的意识,并进一步在公众中推广理性饮酒理念。
“酒精对青少年和孕妇的影响”研究项目是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下属酒精研究中心与保乐力加中国自2008年10月共同开展的一项为期两年的研究项目。作为国内第一次系统的就酒精对青少年和孕妇可能产生的影响所进行的研究,该项目以江西省抚州市青少年和育龄妇女作为抽样调查人群,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目前中学生饮酒现状以及饮酒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并针对当地母孕期饮酒状况展开回溯性调查,对其所生育子女认知能力进行评估。
分析发现,在接受调查的近5000名中学生中,有半数以上曾经饮酒。与不饮酒的学生相比,饮酒的学生各种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的可能性显著增高,如注意力难以集中(高47%)、易与人发生争执(高98%)、易产生自杀倾向(高182%)并且与其他孩子相处困难(高81%)。而针对育龄妇女的调查则显示,中国孕期妇女不论是饮酒的频率还是每次饮酒的酒精摄入量都明显低于国外妇女,但对于所生子女认知行为能力的危害(*CBCL儿童行为分析)却更为显著,在胎儿时期母亲有酒精接触史的儿童焦虑和抑郁以及异常思维问题的发生比例显著高于母亲没有酒精接触史的儿童。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酒精的不当使用,尤其在青少年及女性群体中的不当使用认定为一个亟待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并于2010年5月签署了旨在防范这一问题的全球战略。因此,减少公众对酒精使用的认识误区、特别是帮助未成年人及孕妇加强远离酒精的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尽管有一些针对青少年饮酒行为的调查,但对于饮酒行为对青少年造成的影响还未见报道,而对妇女孕期饮酒及母亲孕期饮酒可能对儿童造成的影响更缺少调查数据和报道。“在国内酒精相关研究领域中,这是第一次就酒精对青少年和孕妇可能产生的影响所进行的深入研究,是一个很好的探索,起到了开创新的研究领域的作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马冠生副所长表示:“这个研究的结果将会对帮助减少酒精不当使用、预防青少年及孕妇饮酒、改善公众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成立于2005年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酒精研究中心是国内第一家权威的酒精研究机构,该项目负责人谢东教授在酒精相关研究领域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享有极高声誉。对于与中心及谢东教授的合作,保乐力加中国董事总经理孔仕覃(Con Constandis)表示:“作为‘酒精对青少年和孕妇的影响’研究项目的合作伙伴,保乐力加中国非常高兴能够与专业学术机构及学者携手,共同呼吁关注青少年和孕妇饮酒带来的危害。希望这一研究项目结果的公布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青少年及孕妇加强远离酒精的意识,并进一步推动理性饮酒理念在公众中的普及。”
作为全球酒类行业的领导者之一,保乐力加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理性饮酒概念。通过一系列倡导理性消费、避免酒后驾车、帮助未成年人加强远离酒精的意识、反对孕妇饮酒以及增强集团内部员工责任意识的重要实践活动,集团在推广理性饮酒领域已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为把集团在全球促进理性饮酒的经验介绍到中国,保乐力加中国自2005年起在业内率先发起全国范围内的“向酒后驾车说‘不’”公益活动,以此鼓励及推广“理性饮酒”的态度,教育公众远离酒后驾车,防止不负责任的饮酒行为。与此同时,保乐力加中国还通过一系列具体举措规范不恰当或不健康的饮酒行为:公司将集团的全球政策引入中国,以确保传播活动不会鼓励或纵容任何形式的过度饮酒及滥用酒精的行为;公司自2007年还推出了标注有“酒后请勿驾车?未成年人及孕妇请勿饮酒”劝说语的新版产品背标,并规定所有品牌的广告都应包括推广理性饮酒和适度饮酒的信息。
来源:人民网-食品频道
编辑:王雨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