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千年礼乐归东鲁 万古衣冠拜素王

来源:中国·新田网 作者:郭飚 编辑:王雨松 2010-09-21 19:42:15
—分享—

 ——新田文庙记

新田文庙全景

新田文庙近景


  文庙亦称孔庙,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祭祀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


  孔子作为古代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自汉以后,他的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他的思想以“仁”为核心,以为“仁”即“爱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论点,提倡“忠恕”之道,又以为推行“仁政”应以“礼”为规范。在认识论和教育思想方面,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观点,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并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政治上提出“正名”主张,呼唤“仁政”,希望统治者以仁义之心待民,他还强调无论什么法令法规,统治者首先都要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孔子共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故能将浩瀚的传统的文化推广和流传下来。


  新田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建县,此前属宁远县管辖。这一年是新田正式置县成为明朝县级行政疆域的开始,故新田文庙的历史也是新田置县的历史。


  文庙位于县城旧城区中央,与旧县衙、万寿宫、状元楼相邻,坐东向西,占地面积2400多平方米,尽管面积不大,但它有独立的院墙,建筑格局成椭圆形。墙内有泮池、灵星门、大成门、名宦祠(又称两庑)、大成殿、崇圣祠。共四进,整体结构完整。清顺治十一年(1654)和康熙八年(1666)两次维修;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迁建文庙于县署右(今教师进修学校址);道光四年(1824)返迁旧址;清光绪二十年(1894)重修,形成现有规模。解放后,文庙曾长期作为县文化馆、图书馆的工作场所和居住地,因当时住房紧张,故在院内修建和改造办公住房若干,直至2002年5月文庙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里面的办公场所和居住人员才陆续迁出;2003年县政府拨款对文庙进行部分维修,拆除现代建筑,恢复原样。


  从围墙外的“毓粹门”俗称东华门或“观德门”亦即西华门进入文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泮池,它形如半月,泮池的水永远是一半,从不会溢出,这是因为它的排水系统设计得非常巧妙。绕过泮池树立在面前的是一座四柱三坊青石结构的灵星门牌坊,正中楷书写有“靈星门”。左右分别是“太和”、“元气”,牌坊后为“金声”、“玉振”。据资料显示全国的文庙在“灵星门”上都是写的“灵”或“棂”,唯独新田写的是“靈”,这是为什么呢?靈星即灵星,又名天王星,古人认为它“主得士之庆”。古代祭天,先要祭祀灵星,文庙设门名灵星,是说尊孔如同尊天。“太和元气”是赞颂孔子思想如同天地生育万物一样,宇宙之太和、人间之元气。“金声玉振”比喻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赞扬孔子对文化作出的巨大贡献。整座灵星门饰以镂空雕花栏板,浮雕双龙戏珠和文曲星图案,四根立柱上分别雕凿着四只昂首望天的石狮,布局显得庄重肃穆。


  过灵星门拾阶而上便是大成门,左右两边是名宦祠又称两庑。“大成”是孟子对孔子的评价,意为“孔子之谓集大成”,赞颂孔子达到了集古圣先贤之大成的至高境界。名宦祠是后世供奉先儒的地方。大成门是砖木结构,屋面盖黄色琉璃瓦、马头墙,大门的门簪、门楣饰以精美木雕、门页上布满鎏金门钉,建造得庄严大方。


  进入大成门便是大成殿,殿前有一露台,是祭祀时歌舞行礼的场所,上有石栏杆护砌,前有一块一米见方的青石浮雕五龙丹墀、栏杆两边分别有汉白玉雕刻的“德侔天地”、“道冠古今”栏板,意即孔子的贡献与天地一样大,他的主张古今来说都是最好的。可惜文革期间被损毁,只剩些残件。大成殿结构简洁整齐,重檐九脊、黄瓦飞甍、斗拱交错、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殿前的正门上原有八块高浮雕描金彩绘木质的“永州八景图”,现保存完好的“永州古城图”和“道州古城图”当中描述的山水、街衢、巷道、城墙、亭阁、楼台、山水、码头、舟船、车马、人物无不精致。其余梁枋多彩绘、花鸟虫鱼、飞禽走兽等吉祥图案、构思巧妙、引人遐思。殿内正中供奉孔子塑像,头戴十二旒冠冕,身穿十二章王服、手捧镇圭、一如古代天子礼制,两旁站立的是七十二弟子塑像。由于解放初期的破“四旧”之风,把孔子及其弟子众贤人的塑像“请”出了殿外,一些国宝级文物也惨遭厄运,或损毁、或流失、或用作它途……现幸存大殿的只有青石镌刻的云纹须弥座。好在后来“破四旧”之风没再漫衍,且大殿改成办公场所才得以保存至今,实属万幸。


  大成殿后是崇圣祠,原称启圣祠,主祀孔子之父叔梁纥。到了清雍正元年(1723)时,因谕封孔子五代祖先配享王爵尊号,并谕准其祖父伯夏,三世祖防叔,四世祖祈义、五世祖木金父入祀,才改名为崇圣祠。除了主祀孔子五代祖先外,并配祀孔鲤等十位先贤先儒。崇圣祠单檐庑殿顶、面阔三间,前有南北登祠石阶,正面有高浮雕蟠龙图一块,线条流畅,构图和谐。殿内左侧现存一块清乾隆皇帝《御制平定准噶尔告成太学碑》,高2.5米,宽1.45米,两侧阴刻盘龙纹,该碑详尽记述了中国西北部准噶尔部落自西周宣王至清乾隆等朝屡叛屡平的经过。使这一反映中国国家统一的重大事件通过此碑得以记录,现为国家一级文物。其实在文庙的其它地方还有很多碑刻,大多都嵌在围墙里,像大成殿旁的重修文庙捐款碑,大成门前的重修文庙碑、文庙外墙上的正堂示碑,文武百官下马碑等。另外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经过新田时在文庙的外墙上题写了《共产党十大政纲》,它们都见证和记录了文庙的历史。

  新田文庙面积虽然不大,但布局完整、小巧精致、建筑装修技法独特、充分体现了浓郁的地方风格,是全省8处可供游览和祭祀孔子的圣地之一。

来源:中国·新田网

作者:郭飚

编辑:王雨松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新田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