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为期两天的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式。这是开幕式前,王岐山、戴秉国和克林顿、盖特纳及双方代表团主要成员集体合影。新华社记者饶爱民摄
24日,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北京拉开帷幕,国家主席胡锦涛亲临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同日,中欧政党高层论坛也在北京隆重举行。
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国。
从中美关系到中欧关系的现状和发展,从巩固全球经济复苏基础到应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中美欧三大经济体各个领域的领军人物互动交锋,思考探讨后危机时代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
此间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同时与美欧两大经济体举办对话和论坛,彰显了中国直面危机的信心和勇气,推动合作的诚意和努力,面向未来的智慧和承诺,为今年中国推进大国外交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5月24日,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战略对话第一场大范围会谈在北京举行。新华社记者丁林摄
高规格对话,向世界释放积极信号
大国,对国际关系的衍进有特殊的影响,在全球事务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大国间的互动,从来都是各国瞩目的事件,而两大外交活动中,“高规格”的出席阵容,中国领导人高屋建瓴的谈话备受瞩目。
人民大会堂内,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的讲话掷地有声:中美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分别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无论是在推动世界经济全面复苏和可持续增长方面,还是在处理地区热点、应对全球性挑战、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都面临着共同课题、肩负着重要责任。
万寿宾馆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中欧政党高层论坛上的讲话铿锵有力:作为当今国际舞台上影响不断上升的两大力量,中欧加强战略合作的必要性空前上升。
两大活动的规模空前。中美对话中,胡锦涛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和国务委员戴秉国与美国总统奥巴马特别代表国务卿克林顿和财政部长盖特纳共同主持,奥巴马政府中经济、政治、战略等各领域的重要阁僚近200人参与。中欧论坛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会见了与会代表,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50多个政党领导人和政要出席。
在对话和论坛期间,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吴邦国、温家宝、贺国强及李源潮还将以不同形式会见各国政要,充分体现了中国对两大外事活动的高度重视。
同样在北京,同样的时间,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最大的发达国家、最大的发达国家集团进行对话、举办论坛,意在向世界释放共克时艰、迎接挑战、深化合作的信号。
中美和中欧,作为中国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以来都曾经历曲折,最终回到正轨。今天,无论是中美对话,还是中欧论坛,都强调了双方关系的全局性、战略性和长期性,从而确立了中国与两方的关系定位。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是国与国关系中的一大创举,中欧首个政党间高层论坛则成为双方对话新的管道。机制化交流使中美、中欧的相互认识更趋理性,相互关系稳定性和基础更加巩固,大国间加强在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从可能逐步向现实推进。
面对尚未消弭的金融危机,不断加剧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亟待重构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作为世界经济复苏“发动机”之一的中国,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在政府和政党两个层面上发挥着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中美欧三边互动凸显出,近年来中国大国外交从被动到主动的变化,从过去的侧重营造良好国际环境为国内发展创造条件,到如今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成为规则的制定者。”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欧盟研究部主任崔洪建说。
多赢互谅,体现新时期国与国相处之道
无论形式是对话还是论坛,前提都是相互尊重,目的都是凝聚共识,基础都是共同利益。在全球化时代,作为全球重要的政治力量和经济体,中、美、欧三方利益已空前交融。 --中国已成为美国企业获取海外利润的主要来源地之一。美国进口中国产品,中国增加对美投资支持了美国经济多年的低通胀、高增长。中美合作也支持了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并对全球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 --欧盟连续多年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第一大技术引进来源地、第二大进口市场。中国则连续多年保持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2009年,欧盟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第三大外资来源地,中国则超过俄罗斯成为欧盟第三大出口市场。 经历了多灾多难,对抗对立的20世纪,虽然历史惯性仍在,新旧矛盾交织,但世界的变化亘古未有。在国际形势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的时代,中美欧都已处于安危与共的利益与命运共同体中。 从气候变化到核安全,从能源、粮食安全到减灾防灾、打击跨国犯罪和防治重大传染病,面对日益增加的全球性挑战,中美欧任何一方都无法独自应对,而充分沟通是促进合作的重要基础。 “再先进的通信技术也取代不了面对面交流。”在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胡锦涛主席说。 克林顿引用中国成语“殊途同归”阐释中美历史和发展道路各不相同,但强调双方“共享未来,包括机遇与挑战”。作为回应,戴秉国将美国电影《巴别塔》的寓意--沟通、理解和信任至关重要——延展到国与国交往的更高层面。 “各国特别是大国必须抛弃一切不合时宜的东西,学会以沟通代替猜忌,以合作代替对抗,以和平代替战争,学会相互尊重、平等合作、同舟共济、和谐相处,没有别的选择!”戴秉国说。 当天召开的中欧政党高层论坛,同样以应对全球性挑战为主题,是中国共产党与欧洲政党首次召开高层、多边、战略性对话。这一交流形式为中欧已建立的涵盖政治、经贸、科技等40多个领域的50多 来源:新华网 作者:新华社记者 编辑:王雨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