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切实加强双抢期间水稻病虫防治工作

来源:县农业局 作者:植保站 编辑:王雨松 2012-07-19 08:07:31
—分享—

  当前,我县早稻已陆续收割,中稻处于孕穗—抽穗期,晚稻处于秧苗—移栽返青期,也是多种病虫高发期。据我站调查,稻飞虱:中稻田平均百丛虫量650头,最高达6425头;7月10—15日有一迁入峰;预计三代若虫盛孵期在7月18—23日。稻纵卷叶螟:中稻田亩平蛾量为585头,最高蛾量为8650头/亩;亩平虫量1620头,最高达12310头;且田间蛾、卵、幼虫并存;另据观测,7月12—16日有一发蛾高峰;预计三代幼虫盛孵期为7月18-23日。二化螟:中稻田二代二化螟平均枯鞘蔸率为:11.3%,枯鞘株率为2.3%,枯心率为0.12%,每亩残虫量687头。纹枯病 :中稻田已进入流行高峰期,平均病蔸率18.9%,平均病株率8.8%。稻瘟病:老病区和易感病品种的中稻上已发生叶瘟,全县已发生0.1万亩,平均病蔸率21%,病株率8.5%,病叶率7%;晚稻秧苗已现苗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全县中稻已发生0.95万亩,平均病蔸率1.3%,病株率0.83%。

  水稻双抢期间的病虫防治往往容易被忽视,导致中、晚稻和一季晚稻病虫的危害加重。因此,各乡镇农技站要加强田间调查,科学安排,搞好分类指导,切实加强这一时期的病虫防治工作。

  防治意见:

  一、防治适期:7月20—28日。

  二、防治对象:

  中稻、一季晚稻:主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二化螟、纹枯病,挑治稻瘟病(破口期、齐穗期各施药一次)。

  晚稻秧田:在移栽前2—3天打好“送嫁药”,重点防治稻飞虱、稻蓟马,兼治卷叶螟、二化螟。

  早稻收割田、晚稻移栽田:田间残虫量较大的要防治一次稻飞虱,以压低虫口基数,切实做好“治虱防矮”工作。

  三、推荐药剂:

  稻飞虱:选用吡蚜酮(安邦飞电)、噻嗪酮等药剂;

  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蓟马:水胺硫磷•阿维菌素(威远兑兑清)、氯虫苯甲酰胺(杜邦康宽)、毒死蜱(宝灵盖仑本)、阿维·氟酰胺、阿维菌素、甲维盐等药剂;

  纹枯病:井冈·腊芽、枯草芽孢杆菌、戊唑醇、己唑醇、井冈霉素等;

  稻瘟病:春雷霉素(加收米)、稻瘟灵、75% 肟菌·戊唑醇、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等。

  施药时要兑足水量,每亩要施药液35—45kg,以保证防效。

  公益警语:

  1、坚持“政府支持、部门引导、市场运作、规范管理”的原则,大力发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促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又好又快发展。

  2、《湖南省植物保护条例》第十条和第三十条规定,病虫情报由植物保护机构负责发布,其他单位和个人擅自发布病虫情报,情节严重的,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给农业生产经营者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来源:县农业局

作者:植保站

编辑:王雨松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新田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