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新闻网讯(记者唐人杰 通讯员何一飞)骨科内固定器断裂、配戴隐形眼镜后出现角膜红肿等,这些“内伤”都属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11月26日,据新田县食药监局透露,新田县加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今年来全县已有10余家医疗机构报告了72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实际上是指获准上市的、质量合格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的与医疗器械预期使用效果无关的有害事件。”据新田县食药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很多市民知道药品不良反应,但不了解什么是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乍看到“不良事件”,就认为一定是质量出了问题。其实,任何医疗器械产品都与药品一样,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风险,被批准上市的医疗器械是“效益大于风险”的“风险可接受”产品。特别是那些与人体长时间接触、长期使用、植入人体内的医疗器械,在其对疾病诊治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相应风险。
目前,新田县在全县27家医疗机构设有监测专员,并举办了一期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培训班,30余名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员参加了培训。新田县食药监局还积极探索利用监管网络平台、QQ群等新模式搭建互动交流平台,营造了人人参与的良好监测氛围。
[责编:邓提茂]
来源:|0
作者:唐人杰 何一飞
编辑:王雨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