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的末日
文/骆月平
黑夜沉沉地笼罩着21世纪的某一天。
我是一只老鼠,名叫阿猫。我带着一家老小抱成一团,蜷缩在阴暗潮湿的洞穴里,刚刚逃脱了人类又一次的围追堵截,惶惶然躲进洞穴中,又冷又饿,在无尽的黑暗中瑟瑟发抖。
我已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死里逃生了。
在鼠类历史中,我们经历了无数次的浩劫,但凭着超强的繁殖能力和与一切敌人顽强搏斗的战斗精神,我们一次次逢凶化吉,成就了鼠类的一次次辉煌。
我的祖辈们首先在与鼠类天敌的搏斗中胜出。那时候在田间有蛇,有猫头鹰,在人们家里有猫有狗。这些死敌们日夜守护着人类的家园,无数的老鼠惨死在它们的坚牙利爪下。我们终日不敢妄动,只能偷偷捡些残羹冷炙,苟延残喘。然而人类却帮了我们的大忙。据说蛇、鹰等野生动物乃美味佳肴,人人欲食之而后快。一时间人们纷纷上山下洞,砍茅山,挖洞穴,蛇、鹰等顿时遭到了灭顶之灾。我们却在一旁偷着乐,还不时溜出来在人们眼前窜来窜去看热闹。
那猫呢?它们早过上了半人半猫的日子。整天窝在沙发里,还穿上了人类的衣服,上窜下跳逗主人开心,对捉老鼠根本不感兴趣。有的还成为了我们鼠类的好朋友,一起分享人类的食物。这不,为了纪念猫和老鼠的伟大友谊,我爷爷还给我取了个“阿猫”的名字呢!偶尔有两只狗拿拿耗子,管管闲事,那管个啥用。于是我们大摇大摆出入于田间地头、厨房饭馆,吃穿不愁,生命无忧,个个壮硕如猫,鼠类世界得到了空前繁荣。
我们还经受住了毒鼠药物的严峻考验。为了控制我们鼠类的泛滥之势,人们时常兴起各种“灭鼠行动”。他们把毒药和在大米谷物中,撒落在庭前院后,我们许多同胞经不起诱惑,纷纷倒在这些糖衣炮弹下。不过,“吃一堑,长一智”,无数的鼠辈用鲜血和生命积累了丰富的避毒解毒经验。 后来我们不但能识别带毒的诱饵,而且即使中了毒也有办法解救,不会送命了。人们撒下毒药后,往往是一些家禽反倒做了替死鬼。
后来他们又想了很多办法来对付我们,不过总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只要稍稍吃点亏,我们就会想出应对之策,决不犯同样的错误。人类拿我们没辙,只好听之任之了。从此我们鼠类过着悠闲富足的生活,以惊人的速度得到了繁荣发展,大有席卷全球之势。
我们成了地球上除人类之外唯一的数量在增长的动物。
然而这一切在sb博士的研究成果出来以后都划上了句号。
sb博士是人类著名的医学家。某日他发表了一篇震惊世界的论文,称老鼠肉不仅是细嫩鲜美、营养丰富、滋补身体的野味绿色食品,而且还可以入药,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sb博士的论断给我们鼠类带来了空前的灾难,老鼠肉迅速被当作野味搬上了全世界的餐桌。人类还举办了各类烹饪大赛,推出了鼠肉的数十种吃法。顿时,老鼠身价倍增,无数专职的捕鼠组织和捕鼠人应运而生,不少人靠捕鼠大发其财。为了满足自己不断膨胀的食欲和财欲,人类捕鼠的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能想的办法都想了,能用的武器都用了。我们鼠类来不及作出任何应对之策,惶惶然不可终日,鼠类数量锐减。数年之后,成年壮鼠几乎损失殆尽,然而人类捉鼠吃鼠的脚步依然没有停止,鼠类的末日眼看就要来临了。
其实在我们鼠类鼎盛时期,我们祖先中的有识之士就曾告诫过“世鼠”:千万莫小看了人类,别看他们现在暂时对我们没辙,但他们还有一张最厉害的口,他们那张拳头大的口啊,能把地球都吃下去!动物界中我们许多的朋友或敌人,果子狸、貉子、毒蛇、蛤蟆,不论是飞禽走兽,还是水怪毒虫,不都成为了他们的盘中餐、口中物吗?何况我们区区鼠辈乎?
现实被我们这位鼠类先知不幸而言中。自从人类将嘴巴对准老鼠后,我们就再也没过一天好日子。到了我这一代,老鼠们的处境更是举步维艰,时常过着生死一线的日子。
那天我们被人们发现踪迹后,我扶老携幼辗转了无数个洞穴山头,但仍未完全逃离人们的视线。现在我们缩在洞中,丝毫不敢动弹。突然,洞口传来一丝亮光,难道人们又来淘鼠洞了?赶快撤!我一骨碌蹦起来,带着几近饿晕的儿女们逃向另一条不归路……
来源:中国·新田网
作者:骆月平
编辑:王雨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