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新闻网(记者 陈欣 陶红星)在陶岭镇周家村,提起原村支书周军华,村民无不交口称赞。这位扎根基层十一年的“领路人”,以“为民服务”的赤诚之心和“三个先做到”的实干担当,带领曾经人心涣散、发展停滞的“软弱涣散村”实现华丽蝶变,绘就了一幅产业兴、乡村美、民心聚的振兴画卷。他本人也先后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多项殊荣。
2013年,周军华接手的周家村是一个典型的“问题村”:村民“各扫门前雪”,公共事务无人问津,村“两委”工作举步维艰。如何凝聚涣散的人心,成为他面临的首要挑战。
周军华深知,重塑信任是关键。他果断以党建破局,创新推出“三个先做到”行动准则:要求村民做到的,党员必须带头先做到;要求党员做到的,村干部必须先行先做;要求村干部做到的,支书必须率先垂范。这不仅是口号,更是向村民立下的“军令状”,旨在用党员干部的“背影效应”打破隔阂,破冰之路充满艰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拆除危旧房触及村民利益,阻力巨大。
“危旧房拆除的时候,村里一位80多岁的老人,思想比较顽固,不肯拆除危旧房。为做通思想工作,我前前后后去了他家13次,最后他终于答应了。”周军华说道。正是这份“不厌其烦”的真诚与韧性,周军华带领班子逐步将“不齐心”扭转为“心往一处想”,最终实现了“零纠纷出村、零刑事案件、零信访上访”的善治局面。
在产业发展方面上,面对周家村自然条件差、土地“荒废了十多年”、村集体“负债”“收入是个零”的困境,周军华锚定国家地标产品——“陶岭三味辣椒”破局。这不仅壮大了集体经济,更精准惠及留守群体,辣椒产业提供的适宜手工活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够就业”,实现稳定增收。短短数年,从零到近20万元,“陶岭三味辣椒”这把金钥匙,真正打开了周家村产业振兴和共同富裕的大门。
作为理学鼻祖周敦颐的后裔村,周家村文化底蕴深厚。作为村支书的周军华深谙文化聚力之道,以节为媒,精心策划传统节日主题活动,让村民在共同参与中增进情感、凝聚共识。 同时,在拆除旱厕危房复垦的土地上,建成全省首个村级健康主题公园,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文明新风显著提升,实现了环境“颜值”与文化“气质”的双重飞跃。
从“脏乱差”到省级美丽乡村,从经济“空壳”到产业兴旺,这位被村民称为“24小时书记”的领路人,用脚底的泥土丈量民情,以真情践行信念,在周家村的振兴画卷上,不仅绘就了发展新貌,更刻下了共产党员“做人”与“做事”的精神坐标。
来源:新田新闻网
作者:陈欣 陶红星
编辑:李成婧
本文为新田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