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孝心感动大瑶山——来自千马坪瑶族村的故事

来源:新田新闻网 作者:危显平 编辑:邓提茂 2020-06-29 10:32:06
—分享—

1.png

新田新闻网(通讯员:危显平)千马坪瑶族村是新田偏远的一个省级贫困村,村民散居在长达10公里的群山之中。全村下辖18个自然村,19个村民小组,393户1602人,其中60岁以上的贫困老人241人。

自去年调整为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牵头的驻村扶贫工作队以来,工作队与村两委把扶贫与扶智有机结合起来,将孝德文化融入到精准扶贫工作中,树立正气,弘扬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涌现出了许多令人称赞的文明家庭、最美孝心儿子媳妇、最美孝心少年等值得大家学习传颂的感人故事。

一、俩兄弟悉心照顾瘫痪母亲

李井付、李芳和俩兄弟今年分别46岁和53岁,他们是千马坪村4组村民。父亲李传禹今年87岁,母亲周瑞香,今年82岁。三年前母亲因突发脑溢血导致下肢瘫痪,生活不能自理能。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李井付兄弟俩却例外。

三年多来,兄弟俩在自己的子女均外出打工、读书的情况下,轮流照顾母亲。不管是烈日酷暑,还是数九寒天,李井付兄弟俩服侍着老母亲饮食起居,擦背、翻身、按摩,尽管劳累却从无怨言。在两兄弟的悉心照顾下,母亲身上从没有出现过褥疮。家里的卫生也搞得干干净净,两兄弟的这份孝心感动着村里的乡亲们。如今,在村里说起李井付兄弟的事迹,邻居们都赞不绝口。

“赡养父母是一个人做人最起码的标准。过去父母亲带大我们不容易啊!现在父母亲遇到磨难,我们做儿子儿媳的就应该好好照顾好她们!”弟弟李井付说。

“我们虽然没有读过什么书没什么文化,但是我们懂得做儿女要有孝心,照顾父母是我的义务和责任……”哥哥李芳和说。

2.png

曹六青和丈夫及两个家庭的小孩在一起

二、曹六青一个“了不起的儿媳妇”

婆婆邓春姣,女,今年83岁,生育二男一女。大儿子为了生计,长年在广东务工,家里并不富裕。二儿子于1998年一场车祸夺走了他年轻的生命,丢下29岁的老婆曹六青,还有二个儿子,大的8岁,小的6岁。三年过后,曹六青为了生计改嫁到桂阳县,与现在的丈夫生育一男一女。

曹六青虽然改嫁,但对婆婆邓春姣十分孝顺,每年春节大年三十都要与现在的丈夫和两个小孩回到吉家自然村,陪婆婆吃团圆饭,第二天大年初一下午再回到桂阳拜访亲戚。二十年来年年如此,从未隔断过。

曹六青到广东务工,双方的小孩都居住在一起。曹六青务工收入全部用于大家的生活费,在她的带领下,他们就像一个大家庭和睦相处。

“妈妈,您不要去做事了,我们一定会养您,一定让您过上好生活!”。“妈妈,没钱花了就打电话给我,每天小吃多餐,一定要注意营养,您的身体好了,我们在外面才能安心做事!”每年曹六青去广东务工前都会这样对婆婆说。

“我和儿媳重来没有吵过架红过脸,总感觉她还没有改嫁。”婆婆邓春姣说。

在当地,改嫁的媳妇是可以不用再赡养婆婆了。而曹六青一直在赡养和关心照顾婆婆,按时给老人家生活费,她仍然承担起赡养婆婆的义务。在曹六青眼里,服侍老人是儿孙的应尽责任,天经地义。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着自己的小孩,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全村人都称赞曹六青是一个“了不起的儿媳妇!”

3.png

三、儿媳白美芳:“我就是妈妈的眼睛”

婆媳关系历来是一道较为普遍的社会性难题,可对于白美芳来说,并不算什么难题。在她心里,无非就是“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这么一个浅显易懂的道理,是理所应当而已。

白美芳,是广东人,于2002年与李星保结婚,育有一男二女,婆婆78岁、公公84岁,他们都是青光眼,作为儿媳的白美芳,十余年来尽心竭力侍奉两位老人,倍受村民赞扬。公公于2020年4月去世,白美芳为了照顾婆婆,她放弃了工作,将婆婆从老家接到县城与自己住在一起,精心伺候,为老人提供了一个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她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了家里的一片天,用爱心和孝心演绎着人间真情。

“妈妈的眼睛看不见,我就是她的眼睛。”白美芳说。

十四年来,她与丈夫辛苦持家,抚育儿女长大成人;十四年来,她们侍奉公婆,端水送羹,洗脚擦身,无微不至,她们对父母和言细语,依顺细腻,体贴入微。村民们说:白美芳就是婆婆的眼睛。

4.png

孙子李成焕为双目失明的奶奶端茶倒水

5.png

四、儿媳周芳慧悉心照顾伤病婆婆

周芳慧,女,1983年出生,2002年与罗华友在广东认识结婚后,生育一男二女。婆婆胡灶梅79岁,37岁才生下独生子罗华友,公公罗荣富2010年患肝癌病世。

2017年婆婆不幸股骨粉碎性骨折,躺在床上一年多时间,医治费用花费几万元。而三个小孩一个就读中专,二个就读初中。本来就贫穷的家庭硬是雪上加霜。小孩读书,他们在县城租住了简陋的房屋。为了照顾好母亲,夫妇俩将母亲接到自己身边。罗华友原来在广东务工,为照顾好母亲现只能到本县就近务工。周芳慧除照顾好婆婆外还坚持打着两份工,每星期要上一个通宵达旦的全班。

婆婆大小便失禁给儿子和儿媳带来很多不便和麻烦,尿不湿每天就要用上几个。而周芳慧妇夫俩三年如一日,轮流帮母亲敷脚、洗澡、擦身、翻身,天气好时,她还会搀扶婆婆到外面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通过一年多的精心照顾,婆婆终于能够拄着拐杖下床行走。老人生活得很舒心,婆婆的房间也弄得干干净净。

周慧芳说,她在婆婆眼里,儿媳是她的“贴心棉袄”。

6.png

五、李本财36年如一日照顾失明母亲

李本财,今年50岁,母亲黄柏姣今年90岁,父亲36年前去世,母亲患有青光眼,双目只有点光感。为照顾好母亲,李本财从来没有外出务工,只是在本村附近做些事打零工。到了吃饭时间,他不管多忙都要赶回家给母亲做饭,并将饭菜端到母亲床前。有时特殊情况自己实在照顾不过来的时候,孙子李土华主动从广东回来照顾奶奶。36年如一日,他以自己的质朴无怨无悔精心照顾母亲,让平凡的生活充满了感动。他的事迹成为邻居茶余饭后的美谈。

7.png

六、赵春保放弃广东生意回家照顾病瘫父亲

赵知文,今年62岁,母赵毛女62岁,生有一男二女,女嫁湖北,儿子赵春保夫妇在广东佛山租门面经营无锈钢搞装修,生意非常很好。然而2019年4月父亲突然中风,赵春保立马赶回家为父亲赵知文治病。经过医院全力抢救,赵知文还是落下了半身中风的残疾。母亲年岁已高,她一个人是照顾不了瘫痪的父亲。赵春保回到广东和妻子商量,决定将自已经营多年的生意门面全部转移出去,回家照顾老人。赵春保每天帮父亲敷脚、洗澡、擦身、翻身,搀扶父亲下床走路。通过半年多的精心照顾,赵文保终于能够拄着拐杖下床行走。直到现在,赵春保夫妇一心一意在家里照顾父亲,自己就在家附近做些生意,以补贴家用。

来源:新田新闻网

作者:危显平

编辑:邓提茂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新田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