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田:“80后”返乡新农人耕耘在广袤乡间

来源:新田新闻网 作者:肖亚湘 舒少君 编辑:黄琪 2024-04-19 09:04:12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图片_20240418163724.png

新田新闻网(记者 肖亚湘 通讯员 舒少君)春耕时节,新田县各乡镇(街道)的田野、农场、合作社……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在众多种植户、养殖户中,不少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有情怀的“80后”告别城市的喧嚣,接过父辈手中的农业接力棒,返乡当起了乡村振兴的“探路者”和“领路人”。

在新田县三井镇塘坪村的早稻田里,37岁的“80后”新农人唐井明和农机手驾驶高速插秧机,开展早稻插秧作业。

微信图片_20240418163727.png

唐井明原本在广东一家模具厂工作,薪资可观。几年前,他在双抢时回家探亲,看到父母在田间从早忙到晚,一天只能完成几分田的插秧任务,便在心中萌生了“采购现代农机装备进行规模化水稻种植”的想法。“那时候天气很热,爸妈面朝黄土背朝天,很辛苦。看到别人用机械插秧很快,就想回来通过机械化发展农业,节约成本,提升效益,增加土地的利用价值。”唐井明说道。

在全面了解各级农业政策后,唐井明毅然辞掉工作,决心回乡“大干一场”。他积极投资购置各类农机具,流转田地种植优质稻,向有经验的“老农人”和农业技术员学习农业生产、管理技术,通过反复摸索,一步步从“门外汉”成长为新型“农把式”。今年,唐井明和村里另外两名返乡“80后”新农人一起成立合作社,流转200余亩水田,建立可满足1500余亩机插供秧需求的智能化育秧大棚,培育优质壮秧,提升水稻机械化应用。在唐井明等新农人的带动下,塘坪村构建起了以水稻、玉米、大豆为主体的农业产业链,村集体经济被全面盘活。对此,塘坪村党支部书记兼主任唐治纯倍感欣慰,“他们有想法,有技术,又能吃苦。在他们的带动下,村里越来越好,农业产业布局越来越完善。”

微信图片_20240418163739.png

在位于新田县三井镇油草塘村的南湘食“奔跑的兔子”产业园,一排排兔笼整齐划一,39岁的“80后”返乡新农人黄思福与妻子穿梭在兔笼间,分工协作,打扫卫生、喂草、查看兔子的生长状况。

对于生态养兔,黄思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土专家”,更是与时俱进的“种养达人”。他和妻子从小规模养兔起家,流转100余亩田地种植水稻等农作物、100余亩山林种植富硒柑橘,兔粪经发酵还田还果园,稻草和废菜叶用来喂兔,这种生态农业循环模式,使得产业园生产规模和收益节节攀升。但黄思福并不满足于此,他不断学习探索科技种养方法,引进现代化养殖车间和“互联网+”销售模式,构建起了集种养、农旅融合等于一体的规模化生态种养产业园。“去年,我们引进了先进的欧式兔笼,提高了兔子的繁殖率和存活率;通过抖音等网络直播,拓宽了销路。产业园发展越来越好,尽管辛苦,但是不能停止学习,要始终走在技术前沿。”黄思福说道。

微信图片_20240418163742.png

目前,黄思福的种养产业园每年稳定出栏家兔上万只,产值达200余万元,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谈及未来,黄思福想进一步扩大规模,打通优质农产品深加工环节,让“奔跑的兔子”和富硒大米、柑橘走向更广阔的市场,“现在我们就是要把农产品深加工做起来,把种养技术推广出去,带领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这个种养结合行业,回来建设家乡。”

新时代浪潮滚滚,越来越多的新农人在乡间田野乘风破浪。近年来,新田县在乡村振兴中因地制宜选准“领头雁”,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培训,培育“80后”“90后”新农人,为乡村产业全面振兴汇聚人才;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引导返乡新农人快速成长为“兴农人”,运用新思想、新技术、新举措默默耕耘在广袤乡间,让乡村焕发出新活力。

来源:新田新闻网

作者:肖亚湘 舒少君

编辑:黄琪

本文链接:https://www.nyxt.cn/content/646848/53/1374538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新田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