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新闻网(记者 卓宇斌 陶红星)以前,换一家医院看病就意味着重复排队、重复检查,既费钱又耗时,这是许多患者难以言说的“痛点”。如今,在新田县医共体各医院,随着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政策的全面落地生根,一张薄薄的报告单或手机里的一份电子记录,即可在多家医院“畅行无阻”,切实为百姓就医节省了时间和金钱,打通了便捷就医的“最后一公里”。
在新田县中医医院骨伤一科诊室,蒋医生熟练地在手机上调阅着异地影像资料,患者在外院拍摄的CT影像瞬间清晰地呈现在屏幕上。
强大的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和“云影像”系统,是这项便民政策得以高效运行的关键支撑。只要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便可查看CT、DR、磁共振等结果,检查报告单上的“湖南HR”标识代表的是湖南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标识,患者从外院带来的检查检验报告上只要有此标识,医院就会百分百信任并采纳,这既是对患者负责,也是对医疗资源的珍惜。技术平台打破了信息壁垒,医生共识则筑牢了互认的信任基础。
在中医医院产科诊区,刚刚完成建档的准妈妈周女士,正轻松地滑动手机屏幕,向医生展示她的历次电子检查单。电子化报告的普及,让互认政策惠及更多像周女士这样的特殊群体。“现在从B超到唐氏筛查结果,都存在手机里了,产检换医院也不用挺着肚子来回奔跑取纸质报告,更不用重复做检查了。手机上一点,医生在系统里都能直接调出来看,省心太多了。”市民周女士说道。
自永州市“医疗服务提升年”活动推行以来,新田县中医医院积极落实互认政策,成果显著:检查结果互认129人次,为患者节约17160.24元;检验结果互认45人次,节省费用3875.88元。这组数字清晰地表明,平均下来,每位受益患者仅此一项就节省了超过130元,这是政策红利最直接、最实在的体现。
从反复检查的沉重负担到一纸报告或一个电子文件畅行多家医院——互认的不仅仅是冰冷的医学数据,更是医疗资源高效流转的体现,是让患者脚步从容的温暖承诺。
来源:新田新闻网
作者:卓宇斌 陶红星
编辑:李成婧
本文为新田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