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古湾村高标准农田建设
珠美村高标准农田建设
新田新闻网(记者 黄新)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连日来,新田抢抓有利时机,组织施工力量,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进一步盘活“边角斜料”撂荒地和“小瘠丘”,让低效田变“多产田”。
在龙泉街道石古湾村,大型挖掘机和工程车,在地里来回穿梭,进行机耕道改造,一派繁忙景象。村支书王业红介绍,改造前的农田,机耕道和灌溉水渠没有完善,农田既引不来水,也不适合机械化作业,村民只能种植一些耐旱农作物或苗木,农田利用率极低,加之农村劳动力短缺导致部分土地都出现撂荒。经过改造后,这片100余亩的农田,有望实现稳产增收。
“可以种烤烟,插水稻啊,冬季的时候还可以种一些蔬菜啊”王业红笑着说。
春耕在即,毛里坪社区珠美村,农田经过前期的改造翻新后,小丘变成大丘,一眼望去,成方成块、开阔平整,宽敞便利的机耕道纵横交错。受地理环境影响,珠美村大部分农田里,都分布有地下岩石,不仅耕种面积受限,还不能机械化作业。通过平整,农田里的岩石被清除,村民们就地取材,用分解的岩石当石料,用来砌边和修渠道。曾经的“小瘠丘”如今变成了“大沃田”。
“以前石头多,不便于机械化耕作,现在把这石头打出去了,种植面积比原来起码扩大了五分之一,机械化作业都可以了,收割都方便了。”毛里坪社区党总支书记罗孝生介绍。接下来,村里计划将改造后的“良田”,以“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建设农业生产基地,村民可以承包、入股,采用规模化、机械化生产,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高标准农田一头连着粮食安全,一头连着农民增收,是推进乡村振兴、助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新田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补齐农田灌排设施等短板,坚持质量优先建管结合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22年下半年,该县集中在龙泉街道、枧头镇和三井镇规划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3万亩。截至目前,项目建设全部接近尾声。
“我们今年粮食种植区域可以增加到2千亩左右,接下来我们对农业发展这块,要形成产业化,加大对村里面的土地流转,然后进行高标准农田改造,切实让农田增效,农户增收。”龙泉街道党工委专职副书记谢龙星表示。
来源:新田新闻网
作者:黄新
编辑:李梅芳
本文为新田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